- 0
聚焦2025山東兩會——杜琳:服務鄉村振興,推動職教出海,在教育強國、教育強省中展現山外作為
- 作者:
- 來源:
- 時間:2025-01-23
1月20日,山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山東會堂隆重開幕。省人大代表、校長杜琳與來自全省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一道,肩負全省人民重托,會聚一堂,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
與會期間,杜琳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履職熱情,認真聽取、審議各項報告,積極建言獻策,認真參加小組討論,為推動山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杜琳認真聽取政府工作報告
聽取了周乃翔省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杜琳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她表示,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總結成績客觀全面,分析形勢準確鮮明,部署工作精準務實,彰顯了“走在前、挑大梁”的山東擔當,是一個求真務實、凝心聚力、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經前期深入調研,結合自身職業教育經歷和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聚焦低空經濟、鄉村振興、幼兒教師權益保障,杜琳提交了《關于加強民用無人機反制立法,助力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關于發揮巾幗力量賦能鄉村振興的建議》《關于幼兒園關停背景下幼兒教師權益保障問題的建議》3項建議。
杜琳在小組討論中發言
在小組討論中,杜琳圍繞《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作代表發言。她表示,兩個報告政治站位高、總結成績實、工作思路清,體現了服務大局的強烈擔當,彰顯了司法為民的宗旨理念,是弘揚法治精神、彰顯公平正義、飽含為民情懷的好報告。基于報告精神和作為代表的一線實踐經歷,她提出兩方面建議。一是建議兩院與高校合作,應對無人機技術在低空經濟發展帶來的新興法律問題;二是建議提早應對AI快速發展帶來的立法和倫理問題。
杜琳接受山東電視臺記者采訪
會議期間,杜琳積極參與媒體采訪,暢談履職心聲、回應社會關切、傳遞信心力量。
針對報告中提出的“要圍繞齊魯糧倉、富民產業、片區引領等方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下功夫、求實效”,杜琳表示,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直接密切聯系的職業本科學校,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將主動擔當,勇挑重任,充分發揮產教融合的根本優勢,把學校專業與鄉村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推動海濱鄉村民宿精品建設,電商興農推介日照藍莓、綠茶等特產,以及開發、設計日照黑陶、農民畫、剪紙等“山東手造”非遺文創產品和古村落保護與旅游開發,繼續推進“鄉村手工藝公益培訓基地”建設,支農、興農、助農,打造職業本科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山外樣板”,在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進程中貢獻“山外力量”。
就如何“實施好省域現代職業教育新模式試點”,杜琳指出,推動新模式試點建設,國際交流合作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是試點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班墨學院建設是山東推動“職教出海”的特色品牌。作為“外字頭”的職業本科學校,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一直大力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職教出海,不僅在泰國和菲律賓合作建設了2所“班墨學院”,還在俄羅斯和印尼建設了4所“文心學院”山外自有的品牌,助力打造山東“職教出海”特色品牌,在賦能中企“走出去”、國際產能合作等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此外,學校還與印尼的高校、中資企業和教育機構開展了多方位合作。杜琳表示,下一步,學校將更加緊密對接中企“走出去”需求,持續深化國際教育合作,逐步構建起校企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國際化人才培養生態和國際產教融合生態,推動成立印尼“班墨學院”,服務“走出去”中資企業,深化教隨產出、產教同行,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挑起大梁走在前,穩扎穩打更擔當。杜琳表示,將緊密結合自身專業優勢、職業優勢和實踐優勢,為政府建言、為發展獻策、為民生盡責,助力解決社會熱點難點和群眾急愁難盼問題,緊緊圍繞“建設教育強國、教育強省,職業本科何為、山外何為”的核心之問,以“六力”引領學校建設與改革,以新作為書寫高質量履職答卷,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為強國強省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黨委宣傳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