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致性和多樣性是統一戰線的基本范疇,兩者共生并存、對立統一,構成統一戰線的存在基礎、運行方式和工作原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個偉大的理論與實踐創造,是一個偉大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社會政治發明,也是國家治理中極具智慧的大師級的制度設計。這一制度用高超的藝術水準解決了多黨合作中一致性與多樣性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總鑰匙就是求同存異。
? ??一、求同存異是對和而不同的繼承、發展與創新
? ? 求同存異思想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和合思想的歷史傳承。和諧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國語·鄭語》強調“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將矛盾對立雙方的和諧相處視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道德經》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將矛盾對立雙方互相沖突交和作為達到和諧狀態的必要條件;《論語·子路》則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著名論斷,將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建立在個性差別的基礎之上。“和而不同”的實質是追求內在的和諧統一;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
? ? 在處理多黨合作矛盾時堅持尋求共同基礎、保留意見分歧、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是求同存異思想和傳統和而不同思想的共通之處。通過尋求一致性來消除分歧,通過接納多樣性來擱置爭議,最終團結到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吸納到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但求同存異思想并不是對傳統和而不同思想的簡單借用,而是在繼承基礎上的揚棄和發展。比如,求同存異比和而不同更加強調充分發揮人們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積極溝通、耐心細致做思想工作而達成共識,和而不同雖然也提及人為因素,但更為提倡“師法自然”的思想觀念,推崇自然而然的和諧狀態;求同存異不僅是一種哲學思想,更是一種實踐性的具體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開啟多黨合作事業的一把金鑰匙,而和而不同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形而上的思想理念,主要是強調“共生共榮”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可見,求同存異是對和而不同的繼承、發展和創新。求同存異,匯聚天下正聲,既是中國古老智慧在多黨合作事業中的堅持與傳承,也是在新的情勢下凝心聚力的必然要求。
? ? 二、求同存異是科學處理多黨合作中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的辯證思維和方式
? ? 科學處理多黨合作中一致性與多樣性的關系問題,是一個關乎多黨合作事業發展的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理論與實踐課題。求同存異不僅是多黨合作的辯證思維,也是科學的工作方法。一致性和多樣性是多黨合作的基本范疇,兩者共生并存、對立統一,構成多黨合作的存在基礎、運行方式和工作原則,決定著多黨合作的總體面貌和發展狀態。
?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必須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同時要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盡可能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約數。”必須“堅持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的方針”。這是對統一戰線發展規律的深刻揭示,體現了統一戰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心聚力的根本要求,是新形勢下推進統一戰線事業必須始終把握的工作主線和基本方針。
? ? 一致性和多樣性是多黨合作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基礎。正確處理好一致性與多樣性的關系,是鞏固和發展多黨合作的重要前提。面對多黨合作中利益、文化、價值、訴求多元的新情況,要正確處理好一致性與多樣性的關系,在一致性引領下實現多樣性發展,在多樣性發展中維護一致性方向。強調一致性,沒有多樣性,多黨合作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強調多樣性,缺乏一致性,多黨合作的基礎就會動搖。
? ? 現在有的人過分追求一致性,對民主黨派內部事務直接干預、包辦代替,民主黨派沒有自主性;有的人追求民主黨派完全獨立,要把民主黨派培養為反對黨。這兩種思想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 ? 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的總原則是求同存異。求同存異之“求同”,就是尋找共同思想、共同要求、共同利益,構建多黨合作的基礎;“存異”就是保留不同觀點、不同主張、不同利益,構建多黨合作的條件。求同存異思想中,貫穿著辯證思維和方式方法的豐富內容。如存其異、求其同;抑其異、揚其同;尊其異,待其同等。因而,求同存異又可稱為“辯證求同”,是辯證思維和方式的高超運用。
? ? 三、多黨合作中一致性與多樣性的具體內涵
? ? 厘清多黨合作的一致性與多樣性的具體內涵,是科學處理一致性與多樣性關系的基礎和前提。
? ? 多黨合作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基于共同利益結成的政治聯盟。中國共產黨是多黨合作的領導者,是多黨合作事業的政治核心,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是同盟者。二者的基本關系是領導者與同盟者的關系,核心問題是維護中共的政治領導權。
? ? (一)多黨合作中一致性的具體內涵
? ? 多黨合作中的一致性主要是指政治共識。政治共識是合作共事之基、團結奮斗之要。民主黨派必須始終把增進思想政治共識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落實到自身建設和履行職能的全部工作之中。這個共識包括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四個方面的共識。
? ? 在多黨合作中,“同”是基礎和前提,是多黨合作的最大公約數;“異”是多黨合作的客觀現實和重要特征。民主黨派成員來自方方面面,利益訴求、知識背景、社會閱歷、生活方式等不盡相同,對某個具體問題的看法和認識總會存在差異,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有些差異在減少和消弭,同時還可能出現新的差異。
? ? 一致性主要表現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四個方面的共識。當前,要在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參政黨政治美德上凝聚道德共識,在各種履職活動中更加廣泛地凝聚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共識、五大發展新理念共識、全面深化改革共識、全面依法治國共識、反腐敗共識等。
? ? 半個多世紀的實踐充分證明,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成功的,正確的,是一個優勢。它符合國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符合中國的國情,符合一致性與多樣性的辯證邏輯關系。近年來,有的人把西方兩黨制、多黨制奉為圭臬。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散布民主黨派不以謀取執政為目的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黨的謬論。一些人利用多黨合作制度中的不完善和現實中存在的問題,詆毀這個制度。任何一個偉大的理論創新或實踐創舉,都不可能預見到形勢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也不可能都給出化解之策。多黨合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把握一致性,包容多樣性的思路,抓住“同”與“異”這個產生矛盾的總根源,運用求同存異這把解決問題的總鑰匙,對原則問題敢于亮劍,對善意的批評積極吸納,對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促進多黨合作事業煥發生機,永葆青春。
? ? (二)多黨合作中多樣性的具體內涵
? ? 從多黨合作實踐角度看,其多樣性是指具體利益、具體目標、價值取向、行為方式、文化追求的差異等等,是多黨合作中的各民主黨派及其成員在一致性之外存在的個性差異,是建立多黨合作的動因。具體包括如下四個方面:
? ? 一是各民主黨派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享有憲法范圍內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地位平等。“中共對各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但“決不意味著我們黨把他們當作附屬的團體,決不意味著我們黨可以去命令、干涉或控制他們”。二是各民主黨派具有特定的代表性,表現出不同人群利益訴求的代表,這種合法的同盟者的利益訴求是要得到照顧的。三是成員構成的多樣性,表現出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興趣愛好和道德標準等方面的選擇性、自主性和差異性顯著增強,這種多樣性是要得到包容的。四是由于地位、職能和角度的不同,在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政治協商中會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甚至目的不同,對民主黨派履職中的不同意見和批評中共要有寬闊的胸懷和度量,虛心聽取。
? ? 四、求同存異在處理多黨合作中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的方法論涵義
? ? 求同存異在解決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問題上不僅具有科學的辯證思維意義,更具有方法論意義。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具體來把握。
? ? (一)用求同存異的方法在多樣性中而求一致性,達到“異”與“同”相統一的境界
? ? 從唯物辯證法來看, 求同存異是一致性與多樣性、“同”和“異”、團結和斗爭的具體的辯證統一,有著豐富的內容和靈活多樣的形式,是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學說在多黨合作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 ? 一方面,一致性思維方法強調“同”,強調團結,要求在多樣性中尋求共同點,在矛盾中尋求統一。一致性的任務,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因素,凝聚共識和力量。另一方面,強調一致性,不是說只能有一個聲音、一個調子,而是說不能超越憲法和法律法的界限。對于不同觀點要開放包容,但決不意味著對違反憲法和法律法規的言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甚至姑息縱容。
? ? (二)用求同存異的方法在堅持一致性下包容多樣性,達到求同而不求異的境界
? ? 求同存異思想既堅持一致性,又顧及多樣性,既堅持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顧及矛盾的次要方面,達到求同而不求異的境界。
? ? 改革開放近40年的今天,我國社會經濟基礎和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要求我國的政黨制度具有更大的包容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所有制和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的不斷推進,互聯網等新媒體的普及,國際交往的日益廣泛深入,使我國社會在一致性增強的基礎上出現了多樣性發展的趨勢。
? ? 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擴大和容納民主黨派各方面的政治參與,把他們的政治愿望和利益訴求納入我國基本政治制度體系中,已經成為基本政治制度發展中不可回避的問題。它要求我們在政黨制度理論、觀念方面進行創新,在政黨制度關系的運行機制、功能作用方面進行創新,既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又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政治協商的作用,發揮作為其聯系各自群眾的政治利益代表的功能。
? ? 對新形勢下的多樣性,既不必大驚小怪,也不能見怪不怪。一致性和多樣性共同存在并相互作用,是自然法則,也是社會規律。只要妥善處理好兩者關系,善于在復雜多元中加以正確引領,就能夠更好地激發廣大民主黨派成員的活力,形成致力于共同事業的合力。在多黨合作中,中共要在堅持一致性的同時,尤其要重視發展多樣性;各民主黨派在重視多樣性的同時,尤其要堅持一致性。
? ? (三)用求同存異的方法在堅持一致性下維護多樣性,達到求同又存異的境界
? ? 求同存異思想中,求同是存異的目的,存異是求同的條件。一致性與多樣性,不僅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一致性可以保證多黨合作前進的方向,保持政黨關系和協,推動和發展多樣性。豐富多彩的多樣性,可以促進一致性的發展,提高和擴大一致性的水平和范圍。不難設想,如果沒有對“異”的寬容與吸納,多黨合作的面就會收窄,多黨合作的影響力就會自行削減,多黨合作的同心圓就會變小。一致性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政治文明的不斷提高,多樣性的發展,也能不斷豐富一致性,推動一致性的變化。隨著社會多樣性的不斷展開,一方面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方面又要改善黨的領導,以適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要求。改善黨的領導,就是對一致性的提高。
? ? 多黨合作中一致性和多樣性的存在將是長期的、發展的、變化的、相伴的,兩者互為補充,缺一不可。缺少多樣性的一致性,也是簡單的、僵化的。“文革”期間在政治上,民主黨派一切活動被停止,被作為反動黨派受到批斗。這種沒有多樣性的狀態,使一致性成了“孤家寡人”。今天,我們堅持一致性維護多樣性的思想原則,就是要防止歷史悲劇重演,就是要促進政黨關系和諧又充滿生機活力,就是要不斷凝聚時代價值公約數,打牢思想政治基礎;在不斷鞏固一致性的基礎上,擴大多樣性范圍,使多黨合作的“同心圓”“諍友圈”越來越大,力量越來越大。?
? ? (四)用求同存異的方法爭取多樣性的轉化,達到“存異以待同”的境界
? ? 我們提倡尊重、包容、維護多樣性,既不是對多樣性置之不理,放任自流,而是“存異以待同”。就是將視野打開,不再畫地為牢,不再局限在對“異”的排斥甚至是敵視上,而是把著眼點放在凝聚思想、增進政治共識上,將異見化作正聲。
? ? 當然,對“異”的尊重,終歸要回到“同”上,是為了將不同的“異”見匯流在一個平等協商、相互尊重的框架下,然后取一個最大公約數。也就是說,一方面,要引導多樣性向一致性轉化。就像“同”那樣,“異”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是根據形勢、人心、局面流變不居。關鍵是承認這種變化,以穩定的尊重意識,保持對新的差異的開放態度,“異”變了,“同”也跟著變。另一方面,有些多樣性如果不及時解決,很有可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從量變到質變發展,最后變得不可收拾。要防止“小異”向“大異”轉化。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一些事物很有可能從非對抗性矛盾發展為對抗性矛盾、從隱性矛盾發展為顯性矛盾,從“小異”變成“大異”。因此,在尊重多樣性中尋求一致性,在變動的“異”中促進“同”的守恒。
?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正確對待多樣性,這是重點和難點。有的多樣性無關宏旨,可以存而不論;有的多樣性有利于改進工作、減少錯誤,要鼓勵和支持;有的多樣性涉及大是大非問題,必須旗幟鮮明亮明觀點,積極主動加強引導。教育引導要講究方式方法,在民主協商中、在平等相待中、在真誠交心中,和風細雨地講道理”。因此,在轉化過程中,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求同存異的有效方法,切實做到以道相交同甘苦、以誠相交見肝膽、以志相交共奮斗。始終堅持平等協商,有平等才能溝通、有平等才有信任,政黨協商中各方都應該遵循協商民主原則,要表達也要傾聽,要批評也要諒解,要勇于堅持真理也要自覺修正不足,不強加于人,不先懷成見,不因人廢言,在討論對話中深化思想認識,不斷增強一致性,包容多樣性。
? ? 民主黨派要把加強思想引導同提高能力素質結合起來,不斷增強履職能力和實效。同時,必須注重解決體制機制問題,以改革創新精神提高解決一致性與多樣性科學化水平。民主黨派領導干部要在工作中改善作風,對成員要待之以誠、以誠示人,動之以情、以情感人,曉之以理、以理服人,靠人格品行、靠作風形象,不斷增進思想政治認同。(賈國哲系九三學社威海市委主委;苗建臣系威海市工商聯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