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之窗 >> 文化之窗 >> 詳細內容
 
通知公告
文化之窗 >> 正文
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世界價值
日期:2018-10-11 15:21:34  發布人:宣傳統戰  瀏覽量:149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

中華文化所蘊含的自然人文精神,為當今世界人民解決自然問題提供了智慧。當今人類正在遭受干旱加劇、氣候變暖等自然惡化問題的困擾,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了眾多正確看待和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精髓,有助于這些問題的解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為人與自然關系的核心觀念是“天人合一”,即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一體的,“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因此人與自然應和諧共處,人類應真正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規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認為,只有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對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可見,這些中國傳統文化深蘊的價值理念,為當今世界人民解決一系列環保問題提供了比較文化的依據。提煉這些人與自然關系的文化精髓,必然突出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中華文化主張的國家交往藝術是構筑和平穩定的世界秩序的文化基石。利益相關、合作共贏和和平共處等價值理念是構筑和平穩定的世界秩序的關鍵要素,這恰恰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國與國交往的基本精神。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以禮義之邦而著稱,“禮”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義,“禮既為一切萬物之至極”,因而,“親仁善鄰,國之寶也”成為與他國交往始終奉行的基本精神。這種友好往來的精神為當今國與國之間實現和平共處,建立牢固關系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文化源泉。同時,中華文化還認為,實現國與國之間和平、和睦相處還需處理好彼此之間的國家利益關系,因此國家間必須“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才能保證國家合作利益的最大化,以至“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顯然,這種國家義利觀成為衡量國際合作的基本價值尺度,實現彼此合作共贏必須遵循的前提。中華傳統文化還認為,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共贏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就是,“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由此可見,彼此尊重、共同遵守規則是國家間實現合作共贏的根本遵循。總而言之,中華傳統友好往來文化對于解決當前世界一體化進程中面臨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零和思維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包含的價值目標符合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華文化充滿了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文情懷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它有助于激勵各國人民為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不斷努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將大同社會作為人類所追求的合理公正的世界秩序的最高價值目標,這有助于激勵人類不斷開辟互利共贏的發展道路,消除國家間的不平等、南北差異以及世界貧困,從而真正實現一個幸福共享、文化共興、和諧共生的世界。中華傳統文化還認為,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目標離不開“和合”思想理念的支撐。只有通過“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社會治理方式,才能做到“天下兼相愛則治”,達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結果。對當今世界而言,這種“和合”思想能夠使不同種族、地區和國家,以及具有不同歷史文化背景和發展道路各異的人們和諧相處,達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世界彼此聯系日趨緊密的背景下,這些思想有利于解決各國人民所共同面臨的恐怖主義、新殖民主義等問題,以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并賦予其深沉的文化底蘊和持久的生命力,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自身煥發出蓬勃的時代生命力,彰顯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山東省委黨校、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季冬曉)

?


點擊數:149收藏本頁
精品国产高清91,欧美日韩国产ⅴa另类,精品国产911看片,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五月天久久综合一区 |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