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持靈活就業,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穩就業、保就業”工作,我市制定了《臨沂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實施意見》,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實施背景
為支持靈活就業,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我國首個《關于支持靈活就業的意見》(國辦發〔2020〕27號),隨后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二十條措施的通知》(魯政發〔2020〕19號),提出把支持靈活就業作為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的重要舉措。
從我市情況看,城鎮就業人員中單位就業占53%,個體及其他形式就業占47%;新就業形態加快發展,網約車駕駛員、外賣騎手、快遞從業人員2萬余人。靈活就業已成為勞動者就業的重要渠道。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必須把支持靈活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制定過程
2020年11月,在充分征求相關部門貫徹落實措施的基礎上,形成《意見》草稿。2020年12月,草稿兩次征求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城管局等22個部門意見后,經多次修改完善,最終形成文稿。
三、主要內容
《意見》主要有六部分內容:
(一)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拓寬勞動者就業增收渠道,把支持靈活就業作為穩就業、保就業的重要舉措。
(二)拓寬靈活就業渠道。一是發展小店經濟。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小店集聚區。
二是支持夜經濟等特色經營方式發展。規劃建設經營場所,推動夜經濟規范有序發展。三是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兼職就業、副業創新。四是增加非全日制就業機會。支持非全日制勞動者較為集中的行業發展。五是提供低成本場地支持。落實階段性減免國有房產租金政策,鼓勵各類業主減免或緩收房租,幫助個體經營者等靈活就業人員減輕房租負擔。六是提供免費公共就業服務。按需舉辦靈活就業專場招聘活動,免費發布靈活就業供求信息。七是發揮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搭建平臺,為缺工企業和求職人員提供對接服務。
(三)鼓勵支持自主創業。一是放寬準入限制。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使用網絡經營場所登記個體工商戶。二是減輕稅費負擔。退役士兵、貧困人員等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扣減相關稅費。三是大力扶持創業。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可申請最高20萬元或最高6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四)開展專項職業培訓。一是提升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技能水平。圍繞我市新產業、新職業發展需要,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引導更多新就業形態發展。二是擴大靈活就業人員培訓規模。將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補貼范圍。
(五)維護勞動保障權益。一是規范勞動報酬支付。穩慎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加大對拖欠勞動報酬行為監察執法力度。二是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同時就業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各用人單位應當分別為其繳納工傷保險費,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待遇。三是推動新業態行業集體協商。四是發放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五是建立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意外傷害保險補貼。對靈活就業且辦理就業登記人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的,按規定給予補貼,每人每年不高于100元。
(六)加強組織領導。一是提高認識,增強做好靈活就業工作責任感、使命感。各級各部門要堅決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確保全市就業局勢穩定。二是加強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健全部門間協調推進機制,著力解決影響制約靈活就業發展的痛點、堵點。三是選樹典型,注重輿論引導。在技能人才評選中擴大靈活就業比例,深入宣傳靈活就業政策措施和典型人物、典型企業等,營造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