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2. 1
  3. 2
  4. 3
首頁 >> 教科研究 >> 政策文件 >> 詳細內容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 >> 正文
關于完善本科學校設置工作的指導性意見( 教發司[2013]178號)
日期:2017-09-02 00:00:00  發布人:信工學院  瀏覽量:360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和十八大關于“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有關精神以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作出的“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規模”的部署和要求,促進高等學校設置逐步實現由分級管理向分級分類管理轉變,根據《教育部關于“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的總體要求,從當前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出發考慮,現就進一步完善本科學校設置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性意見。

一、辦學定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

新設本科學校應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需要,明確人才培養規格和定位,培養面向生產服務一線,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勇于創新精神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理論功底扎實、實踐能力突出、擁有就業創業能力、具備繼續學習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復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養基本模式校企合作

建立和完善以校企合作為主要形式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制度。建立校企合作規劃、合作治理、合作培養的機制,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行業、企業參與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全過程,將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生產服務流程和價值創造過程相融合。深入分析產業和企業對人才的能力素質和知識結構要求,科學設計知識、技術和實踐深度結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學生就業率、專業對口率,要作為衡量學校人才培養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標準,并提供社會第三方的評價意見,學生近三年總體就業率應不低于95%

三、專業設置適應區域經濟需要

新設本科學校應根據區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合理設置和調整專業,形成與區域產業發展和社會建設緊密對接、體現學校特色的學科專業結構和布局。要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重點建設與實體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相關的工程、技術、管理類等緊缺專業。學校本科專業中60%以上屬于此類緊缺專業。

四、教師隊伍應符合“雙師型”要求

新設本科學校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應達到40%。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師必須具有與專業相關的企業工作經歷或實踐經驗。

建立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來自行業、企業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職教師應不低于專任教師的25%

五、實驗實訓條件要做到較完備

新設本科學校應根據真實生產、服務的技術和工藝流程設計實踐教學環境,建設校內外相結合的、系統的實驗實訓基地,并做到與產業技術更新同步提高,校內專業實驗實訓的設備要達到相關企業設備的先進水平。校內實習實訓要滿足基礎性實驗、過程性實驗、功能性實驗的要求,使學生能夠在校內完成基本工程訓練、技術技能訓練等。積極建設仿真模擬的工程、現代服務業或其他應用實訓環境。骨干專業或專業群要建立工程(技術)實踐中心或實訓中心,學校的應用型工程訓練中心(實訓中心)的總建筑面積不少于圖書館面積的2倍。

新設本科學校的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理、工、農、醫、師范類為主學校不低于l億元,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學校不低于6000萬元,體育、藝術類為主學校不低于3000萬元。教學計劃規定的實驗、實訓課開出率應達到100%

六、科技服務主要面向行業企業

新設本科學校應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積極開展技術推廣、技術服務、成果轉化和決策咨詢,為行業、產業、企業的技術應用和技術創新提供科技服務。應將面向行業特別是企業的授權專利數量、決策咨詢、橫向科研經費和獲得地方、行業獎勵情況作為衡量學校科技服務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標。理、工、農、醫類為主學校獲得的專利數量不低于在校生規模0.5%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學校完成的咨詢報告數量不低于在校生規模1%。申報學校要出具服務行業企業成果的證明文件。

七、學校治理結構完善制度健全

新設本科學校應按照校企合作的要求改革學校治理結構,建立健全了學校董事會或理事會,行業、企業有關人員參與學校董事會或理事會工作,參與學校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和課程建設,并形成了有關工作制度。申報學校要出具董事會、理事會、行業企業參與學校上述任務的工作記錄、會議文件、行業企業人員名單。

民辦高校(本科)應依法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依法建立和完善董事會、理事會以及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明確其產生辦法、人員構成、任期、議事規則以及職責、權力和義務。民辦高校應依法保障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為教師辦理社會保險和補充保險(簡稱“五險一金”),為教師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民辦高校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學生管理隊伍,建立健全黨團組織,加強對學生的服務、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依法維護和全面落實學生合法權益,建立健全維護學校安全穩定的工作機制。

八、辦學經費來源可靠保障有力

省級人民政府應當保證新設本科學校辦學經費有穩定、可靠的來源,確保應用型本科人才生均培養經費不低于現有的本科學校生均撥款標準。

省級人民政府應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和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高等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支持發展民辦高等教育。民辦高校(本科)的舉辦者要確保資金投入,舉辦者投入的總資產應在3億元以上,建校以來學費等經費投入全部用于學校建設和發展。落實學校法人財產權,財務公開,沒有抽逃資金情況存在。同時省級管理部門應負責出具沒有抽逃資金的審計法律文件,并承擔行政監管的責任。

九、辦學基礎條件符合設置標準

新設本科學校的辦學基礎條件,必須達到《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所要求的標準,主要是符合校園占地面積、校舍建筑面積、教學儀器設備、圖書以及師資隊伍數量和質量的設置標準,包括學校領導班子任職條件和要求。

十、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普遍認可

新設本科學校的辦學和人才培養質量,在本行政區域內是政府和社會、學生公認的具有較高水平的學校。

十一、獨立學院轉設應當科學定位

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鼓勵其定位于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按照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和要求開展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

十二、貫徹執行院校設置有關政策

堅持公辦、民辦學校同等的政策要求,繼續執行《意見》有關“高等職業學校原則上不升格為本科學校,不與本科學校進行合并”的政策規定。

十三、堅持公平公正規范設置審批

堅持設置審批條件和程序的公開、透明,規范設置審批工作,防止出現公關、行賄、送禮、拉關系、拉票等各種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實行一票否決,并予以嚴肅處理,同時取消有關學校的審批資格。全面加強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簡稱“高評委”)自身建設,高評委專家應按照公平公正的要求,自覺抵制各種違規行為和不良風氣的侵蝕,做好考察和評議工作。

?

?

?

?

?


點擊數:360收藏本頁
精品国产高清91,欧美日韩国产ⅴa另类,精品国产911看片,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中文字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 伊人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国产免费无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亚洲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AV嫩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