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青春心向黨”——黨史學習實踐團的成員李會會來到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云瑞西路49號的抗戰勝利堂。在建黨百年之際,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重溫那段風云激蕩、不屈不撓的紅色記憶。
走進抗戰勝利紀念堂,可以看到主建筑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是紀念堂。1945年7月7日,云南省臨時參議會建議昆明市政府興建“志公堂”,隨后改稱“中山紀念堂”,1946年1月建成后才定名為“抗戰勝利紀念堂”。南部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碑的正面鐫刻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正中會堂平面呈戰機造型,與南門外跨光華街的云瑞公園和云瑞東、西路兩側的環形建筑平面,組合形成以慶功酒杯“金樽美酒花環”的造型,寓意著抗日戰爭時期以“駝峰航線”為代表的戰略空運的輝煌業績,并預示了戰后民族的振興與騰飛。紀念碑基座為兩層,基座底部的空間設為《云南人民革命斗爭史》展廳。
進入展廳,映入眼簾的是展廳的總體布局,得知展館由六部分組成,詳細介紹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50年云南解放。館內展出的內容就是云南近代的革命斗爭史:陸軍講武學堂和蔡鍔領導的“重九起義”,護法討袁,推翻云貴總督李經義的清政府政權是博物館的第一部分內容;接著是馬列主義傳入云南,云嶺星火照亮西南大地;然后是龔自知創辦《云南日報》,以輿論開心宇,宣傳新思潮;接著是紅軍長征在云南的歷史記錄:扎西會議、巧渡金沙江、烏蒙回旋等重大事件;隅荷西南,是反法西斯侵略斗爭中一段永遠讓人無法忘記的悲壯的歷史記錄:用生命構筑的滇緬公路、灑血松山苦戰、駝峰航線的開通......
風云激蕩的110年間,云南各族人民為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爭取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了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在中國近代革命斗爭史上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篇章,成為整個中國人民革命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歷史為鑒是為了更好的前進,以先烈為范是為了汲取更多的力量。李會會同學表示,此次參觀學習,不僅感受到了紀念堂氣魄恢弘的建筑風格,更從設計的內涵思維,民族藝術欣賞價值上,領悟到民族傳統的歷史淵源,民族團結的自信心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