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慕課,不光要從整門課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每一個知識點,你都要細細打磨。
下面,咱們就來聊聊知識點的教學設計。
起個名字
知識點是獨立的,每個知識點拿出來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那么, 它應該有自己的名字。
如果是通識課,你盡可以起的好玩,也建議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搞搞噱頭,標題黨一下。
如果是專業課,知識點的名稱可能就是專業的詞匯,比如“教學設計三原則”“黃金分割點的計算”“術后縫合”等。
專業課程的知識點也可以好玩,目的就是讓學生看到標題的那一刻就有個輕松愉悅的心態,會覺得“哎喲,這個老師不錯哦,是我的菜。”
昨天剛學到一句話:你想領導誰,就先服務誰。作為老師,學生就是我們的服務對象,所以,我們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從他的學習風格和特點出發設計課程。
知識點的教學設計
一個知識點,相當于一堂課。我們上課的時候,一般會包含以下環節:引入、告知教學目標、講授教學內容、學生練習或師生互動、總結、作業。所以,知識點也遵循這樣的設計過程。
引入:
學生第一眼看到視頻,是希望被吸引的。那么,你如何讓學生在一分鐘內被吸引、并沉浸到知識中?這就需要老師設置情境了。你可以通過案例、問題、成果展示、故事等,抓住學生。
目標:
我們學習的時候,會問三個問題:我為什么要學(動機)?我要學什么(目標)?學了能干什么?(價值)。
因此,建議知識點開始就引入這個知識點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白老師要講什么,從而能夠知道老師接下來的內容哪些是重點、精力如何分配。這個目標可以是寫在PPT上,也可以一句話帶過。當然建議老師是用文字顯示。
內容講授:
一個知識點是碎片化的視頻,也就7-15分鐘,因此是否結合案例或例題是很多老師困惑的。
我們的老師往往像家長一樣,擔心的太多。擔心學生學不會、學不好,于是恨不得把所有自己了解的內容全部講給學生。但是,我們會不會教的太多?灌得太滿?留給學生自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了嗎?當我們不信任學生的時候,就像我們不信任自己的孩子一樣,覺得他們做不好。其實,當你放手的時候,發現他們完全沒問題,甚至比你想象的要好。
所以,我的觀點是,必要的示范性案例和例題可以講,易錯、疑難部分可以講,甚至可以演示錯誤的地方,然后糾正,這些技術可以實現的。其他的,交給學生吧。你還可以提供文本資料不是么?
提問與交互:
慕課平臺基本都能夠實現視頻彈題,即視頻看到一半,可以跳出來一道測試題,學生必須完成測試才能繼續看后面的視頻。
這種彈題的作用有二個:一是避免學生掛機。有的學生開著視頻出去玩了,對不起,只能看3分鐘。二是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把老師剛剛講的內容強化記憶、理解。
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前往論壇、班級交流群就問題進行討論。論壇的好處是問題與解答可以記錄保存,在群里可以即時交流,但是很快就被無數的聊天記錄淹沒了。
總結:
小結很重要。知識點的最后,一句話總結這節課講的知識,再回顧一下目標,讓學生也梳理一下思路。
文章鏈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c4NTYwNw==&mid=2649603850&idx=1&sn=5c9d82e58bac0877c63e2785fad45861&chksm=887ec1a2bf0948b4a1bd0be5b1aacbf0f06213d9197430304fbcb107032ed6c10cff15ba5e7b&scene=21#wechat_redirec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