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的前世今生、偉大意義自不必多言,你我都意識到在線教育將會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僅僅是“輔助”教學,就像土豆不再是輔食或蔬菜,而是主食一樣。
那么,很多老師想要制作慕課了,怎么做呢?首先感覺慕課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老是下不了決心開始;其次不知道慕課如何與自己的課堂相結合,學生線上自己學完了原來課堂上你講的東西,那么到了課堂上干什么?總不能師生大眼瞪小眼,然后問:你瞅啥?瞅你咋地?
?還有就是慕課該怎么準備?先準備課件?錄視頻?NO!這都是后話,你要先做課程設計好嗎!什么,不知道怎么做?那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嘍!首先看看課程背景分析和教學目標的撰寫吧!
課程背景
課程分析是對課程的背景進行描述。
首先是課程的性質、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這門課的重要性;
第二是學習者分析,學生是什么層次的?本課程適合哪些專業?不同專業層次內容是否相同?學習者有怎樣的特點?我們是否足夠了解90后的學習習慣和特點?
第三是傳統課堂有哪些無法實現的教學目標與策略,需要借助混合式教學實施。比如課時不夠?內容太難?或者實驗實訓與理論課脫離,比如先實習后理論,學生沒有先修理論直接實習會很難掌握。
還有學科或行業前沿的內容,或者校企深度合作部分是否需要兼職教師參與進來?都應該進行考慮,以上這些都是我們課程背景需要分析的部分。
課程目標
一門課程需要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一般是按照三維目標來做的,分別是知識、能力、素養(或態度)。
知識目標
按照美國教育家布魯姆的認知領域教學目標分類,知識的獲得是分“知道、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新”六個層次的。
其中知識的“知道、理解”屬于“低階思維目標”,也就是通過簡單的記憶、了解就可以掌握的,是熟悉知識;而“知識的運用、分析、評價、創新”則屬于“高階思維目標”,是讓學生真正的內化知識、提升能力,形成創新創造思維的。
在傳統課堂,老師一般用了80%的時間只進行了前兩步,知識的傳遞、理解,最多是知識的運用。而如何利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地發展、學會判斷與創新等能力是沒有時間帶領學生去做的。當我們把這部分目標放在課下,學生會去做嗎?或者知道怎么去做嗎?這也是為什么學生一方面進入大學很迷茫,一方面老師卻感嘆學生不知道學習。老師沒有給學生能力發展的腳手架,使得學生攀爬的很辛苦。
現在,當你有這樣的機會,把低階思維目標交給技術去完成,你只需要考慮如何“虐”這群自學完知識的孩子們,豈不是很有成就感、很好玩?
那么知識目標怎么寫?很多老師寫目標往往說完了讓你不知道說的是什么,沒有可操作性,但是教學目標應該是可觀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體應該滿足以下原則:
(一)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習者,而不是老師。所以其實嚴格來講應該是“學習目標”。比如“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是不對的,應該是“具備在大眾面前演講表達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應該是結果而不是過程。比如不能說“學生應受到觀察物體的訓練”,而可以說“能用下浮、上升、受力這樣的詞語描述物體在水中的狀態”。
教學目標是用來導教、導學、導測的,所以不應該含糊、籠統。
(三)教學目標的行為動詞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比如少用“知道、了解、掌握、欣賞”等這樣的詞,而是用具有操作性的詞匯,如“能說出。。。”“能用。。。公式做。。。”等。
下面我們針對布魯姆六階知識目標分別來看:
知道
1. 知道(記憶):也就是能夠識別、 描述、 定義、 檢索、 命名、 指出、 發現、 檢索相關知識。那么描述教學目標的動詞可以是:告訴、列出、描述、 敘述、 寫、 發現、 聲明、 命名等。
列出故事要點;
?繪制大事件的時間軸;
?寫下相關事實的記錄;
?寫下你能記住的信息;
?列出故事中所出現的動物;
?回顧_______過程,并記錄下來;
?吟誦一首詩;
?繪制思維導圖;
?列舉你知道的主題網站
理解
2. 理解(從不同類型的理解中建構意義,寫下來或畫出來):如解釋、 總結、 推測、 釋義、 分類、 對比、 辯解。而描述理解的詞匯有:解釋、 詮釋、 簡述、 討論、 區別、 預言、 重申、 翻譯、 比較、 描述。
?再舉個例子:
請用你自己的話描 述_______?
簡述_______??
你認為接下來可能 發生什么?
你認為誰_______??
本文的大意是 _______?
誰是主角?
你能區分 A 和 B 嗎?
能舉例說明 _______?
能給_______下個定 義嗎?
應用
3.應用(完成或運用某流程執行或實施,應用是將產品樣本、介紹、答疑與仿真等學習材料引用并聯系起來):如實施、 執行、 使用、 履行。描述應用的詞匯有:解釋、展示 、運用 、舉例、 預測、 創建、 完成、 檢查、 分類。??
?依舊舉個例子:
樹立一個典型,并說明他是怎么做的?
?構建一個模型
做一個剪切記錄本
繪制地圖
收集照片
將學習點出成測試題
做個模型
為某產品設計一個市場營銷策略
為_______做海報(寫手冊)
?創作一套主題連環畫
為_______制作動態電子相冊
?為某圖形程序創建說明
分析
4.分析(將資料分解成概念或碎片,整理出碎片間的關聯、相互影響、整體結構與目標,為更好的理解細節,可以開展辨別、組織、歸類等核心活動):如比較、籌備、歸類、概述、調查、組織、綜合、解構等。那么描述分析的詞可以有:分析、辨別、 檢查、 比較、 對照、 調查、 歸類、 識別、 解釋、 區分、 做宣傳。
舉個例子:
?設計一份調查問卷,收集相關信息
?制作一份銷售某新產品的廣告
?通過調查收集產品信息用流程圖來展示
?用圖表說明信息
?用家庭樹展示人物關系
?寫出一位已學人物的傳記
?用表格等方式審視藝術作品
?用電腦歸類工具將對象分類?
將數據繪制成圖
?借助網絡工具繪制流程圖
評價
5.評價(通過核查、評論,在一定標準與規則指導下做出判斷):如檢查、 假設、 評論、 實驗、 判斷、 測試、 探測。那么描述評價的詞匯有:判斷 、選拔、 選擇、 決定、 證明、 辯論 、核實、 主張、 推薦、 評定 、商量 、定級、 定價、 優先權等。
再舉杯咖啡豆:
?為_______準備一套評價標準
?就某一主題組織一場辯論賽
?給出模版,請填寫你的觀點?
?寫一份要求改變的申請
?做_______的主題報告
?準備一個能展示個人觀點的案例
?在課程平臺上討論你的觀點
?在交互式白板上討論你的觀點
?用微博展示你的觀點
創新
6.創造(把多種元素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連貫的或整體的功能;重組元素生成,計劃或生產一個新模式/結構。):如設計、 建構、 計劃、 創造、 發明、 制造、 繪制。描述創造的詞有:創造、 發明、 創作、 預示、 計劃 、創立、 設計 、改良等。
舉個例子:
發明一種有某特殊用途的新機器?
設計一棟可以實現你研究 的房子?
開發一個新產品,并規劃它的市場前景?
寫下你對于_______的感受?
寫一部電視劇/木偶劇等?
使用一種新語言,并用它寫一些東西?
推銷你的新點子?
為_______設計一種新方式?
為_______譜曲?
給_______加入新元素?
以上就是知識的六個維度的描述,你知道你的一門課的知識目標、每個知識點的目標怎么寫了嗎?試試吧?
能力目標
能力目標分為專業能力和職業核心技能。
專業能力是從事本專業或行業應具備的基本技能,而職業核心技能和國家剛出臺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一致的,旨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職業核心能力包含:基礎核心能力(職業溝通、 團隊合作 、自我管理 )、拓展核心能力(解決問題 、創新創業、 信息處理)、延伸核心能力(禮儀訓練 、演講與口才 、營銷能力 、領導力 、執行力)。
在傳統課堂上,我們無法將這些能力的培養有效融入我們的課程,因為內容傳遞以老師為中心,講授為主。但是現在知識傳遞交給網絡,課堂上,我們老師是否就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研究如何在一堂課上考察學生的多項能力呢?
素養
素養目標則重點考察學生的整體素質、職業素養以及信息化素養。
結束語
今天分享的內容就是兩大塊。
首先咱們聊了課程背景分析,這是對您的課程進行定位。也限定了您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策略。
然后咱們聊了教學目標怎么寫。這是一項大工程。一門課的教學目標應該宏觀而不虛無,每個知識點的目標應該具體而非似是而非,你了解了嗎?
歡迎您將您的慕課設計留言給我,我們一起交流!
以上內容參考了北京大學汪瓊教授的慕課《翻轉課堂教學法》,以及百度文庫中的《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理論》,向他們致敬!致謝!大家可以在中國大學慕課選修該課程。
原文鏈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c4NTYwNw==&mid=2649603841&idx=1&sn=bb216988efef309fccfe71a4f50f68d9&chksm=887ec1a9bf0948bfa0454e3cb1e1bca8f8244e85431f5bc8ac40884002b7b4ff8b435898e4c4&scene=21#wechat_redirec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