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2. 1
  3. 2
  4. 3
首頁 >> 教科研究 >> 學生獲獎 >> 詳細內容
 
通知公告
學生獲獎 >> 正文
“三教”改革應以學生為中心
日期:2020-06-25 22:54:25  發布人:信工學院  瀏覽量:20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正面臨著快速發展和質量提升的重大機遇期和轉型期,在這一新時期我們無法繞開的核心是人才培養質量,而人才培養質量的基點是教學。《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務,以解決教學系統中“誰來教、教什么、如何教”的問題。因此,面對新時期、新問題,我們是該眼睛向內,尋找問題癥結所在的時候了。

首先,轉換角色。

“傳道、授業、解惑”是古人為教師界定的神圣職責,但今天我們突然發現,傳道、授業過程中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抱有渴望和積極的態度,因為部分學生“沒惑”,而其真實原因是提不出疑惑。所以,今天的教師僅僅抱有傳統的使命是不夠的,僅僅依靠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三尺講臺是乏力的。面對職業院校的學生,教師更需要走進學生的內心,洞見學生自己都未曾發現的內在潛力和需求。從職業教育的價值定位來看,新時期的職業教育,需要關注國家的利益,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需要關注企業及用人單位的利益,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需要關注學生的利益,培養基于未來生活和生命的現實的人。因此,教師的使命是因勢利導地將三者利益有效地結合起來。在當前充滿多元選擇和誘惑的時代背景下,作為職業院校的教師難以沿用面對“學霸”式學生的教育經驗,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信任、發現、點燃、助力、賦能,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引路人”。

其次,改變教法。

回歸到課堂上,我們經常會思考教師該教什么?如何教?其實,我們更應該考慮學生該學什么?如何學?這本是兩個不同角度,但我們缺少這種換位思考。認知主義強調:學生怎么學,教師就怎么教,學法決定教法。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習最終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外在的因素只是促進主體轉化的條件,內因決定外因。實際工作中,許多老師說:“我也想讓學生主動學習,通過翻轉課堂,讓學生學習知識、完成實際任務,但學生不做,等待老師講、老師教,最后還得是我來講、我教著做。”美國教育心理家奧蘇泊爾曾提出,影響學生主動學習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心向”;另一個是材料意義。所謂的心向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這一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所謂材料意義,是指我們給出的學習任務、材料、載體是否對學生具有滲透意義,這種滲透意義可以在他現在及未來的生活、工作、身體、心靈等方面產生影響。這兩個方面是密切相關的,教學中如果我們忽視學習者的認知規律和特點,無視學習者的興趣和需求,而一味地站在外在的角度去灌輸和下達指令,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遇到問題,不能簡單地退縮,而要反思問題的根源,尤其是要從自身出發,反思我們的教材、教法如何適應當代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

對于學法決定教法不能表層理解。有人說,我們的學生習慣于接受性學習,特別是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沒有很好的自制力和自學習慣,只有老師的嚴格盯、講、練,才能有效果。首先我們不否認必要的激勵、評價及管理機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但同時我們必須認真思考職業教育的內在規律性。職業教育突出行動體系而非知識體系。綜合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需要在探究性的活動中養成。清華大學錢穎一教授提出:“教育必須超越知識”“知識越多未必創造力越強”。職業能力尤其是一線的崗位能力需要知識的支撐,但未必是系統和完整的知識體系。目前,人工智能和信息化使可積累、可重復的知識的儲存變得簡單化,使學習的空間和時間逐漸放大,終身學習成為常態化。在這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傳統的“教師傳授知識是本職工作,學生學習知識是分內之事”的觀念和做法需要改變,要由簡單的知識傳授,轉變為能力、技能的習得。就像愛因斯坦所說:“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在于記住很多事實,而是訓練大腦會思考。”為此,我們需要從傳統的“教書匠”,轉向教練;從“演員”走向“導演”。荷蘭有句諺語,“課堂上聰明的老師是讓學生出一身汗,而不是老師出一身汗”,其寓意顯然是讓學生在行動中自我建構認知結構。

再其次,改革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改革依然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因素。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目前,職業教育中對接崗位需求和知識體系需求不同程度地得到了重視,但學生的認知規律、認知特點、個性需求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的困惑是學生學不懂,教師經常為如何讓學生“過關”而費盡周折。其實,我們回顧一下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審視和梳理一下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就會發現脫離學生實際、理想主義的內容還存在,有些甚至既脫離學生實際又與工作崗位脫節。教育的價值和使命是通過育人載體而實現的,也最終反映在我們所培養的學生的社會行為之上。可以想象,如果我們的教學內容超出了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不能得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同,我們的教學將無功而返。因此,我們需要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內容體系,它一方面要體現職業教育的性質和特點、體現新時期行業產業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符合職業院校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這一過程中除了必要的取舍外,更為重要的工作是基于兩方面的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和重組,使之變得實用、生動、有意義。

最后,構建教育生態。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生態。學校管理層面需要由傳統的“管理”主導轉向服務主導,從傳統的“規定”主導轉向引導和支持主導;為學生提供支持和服務的內外部環境,突出人才培養這一核心任務。教師需要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生態環境,構建和諧、開放、尊重、信任的多元環境體系,為學生合作、成長、發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態。學校的評價體系需要以學生成長為導向,關注過程,關注發展,鼓勵師生積極創新,嘗試個性化教學,形成以信任為基礎的支持服務生態環境。

總體上看,“三教”改革應立足于學生。教學行為的關注點要從教轉向學,從關注外部因素轉向關注內部因素;學習方式上從單環學習(單一解決問題)轉向雙環學習(關注心智模式),從單一因素轉向多維因素(全腦學習、情感動力)。

(作者系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作者:齊洪利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點擊數:20收藏本頁
精品国产高清91,欧美日韩国产ⅴa另类,精品国产911看片,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制服丝袜在线观看亚洲不卡 | 中文字幕在线男人的天堂 | 亚洲激情视频欧美专区 | 日本乱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