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職教改革精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信息工程學院借助山東華信工貿集團的資源優勢,結合建筑工程專業特點,與華信集團工程管理服務中心開展深入合作,增強師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滿足企業和社會需求的高技術技能人才,從而推動高校和企業的良性發展。
?一、教師頂崗鍛煉
?為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實現產教融合,信息工程學院選派建筑教研室教師到華信集團工程服務公司,進行為期5個月的脫產頂崗鍛煉。2020年3月5日開始,建筑教研室的劉洪珠和楊曉霞兩位老師深入項目施工現場完成了5個月的實踐鍛煉,掌握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拓寬了教學思路與方法。2020年9月16日開始,建筑教研室的張曉靜和呂娟娟兩位老師在總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工程項目實際,在工程項目前期準備、施工現場管理、預結算等崗位進行5個月的實踐鍛煉。
?二、改革課程教學模式
?根據山外校字[2020]14號《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關于印發產教融合項目運營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建筑工程專業特點,信息工程學院建筑專業與華信集團工程管理服務中心開展深入合作,創新課程教學模式,采用“教室授課+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將《建筑施工技術》課程內容與施工現場相結合,讓學生親身去感知、體驗、領悟知識,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思考、合作、討論、體驗,提高學習熱情,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深化產教融合,打造特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2020年11月13日,信息工程學院秦朋院長、李婭副院長、建筑教研室教師及部分學生代表與華信集團工程服務公司秦偉主任及各部門負責人,圍繞建筑專業深度產教融合、產學研項目合作、企業對人才能力需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明確了下一步產教融合方向及實施方案。
?2018級部分建筑專業學生已參與頂崗實習,在實踐中增強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學院通過學生自愿報名、面試考核的方式選拔出第一批2019級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工程設計專業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華信工程服務公司招采中心、預結算中心、項目施工現場進行學習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為后續同學進入實踐做好傳幫帶。
?建筑教研室全體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工程項目全過程相關工作,把實踐經驗和知識融于教學中,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同時把專業能力應用到工程實際中,助力企業技術進步。
?通過產教融合,企業發掘留用優秀人才,企業技術人員通過交流合作,優化知識理論體系,學校利用資源優勢,為企業提供崗位培訓和技術服務,實現學校、專業與企業的優勢互補。
?下一步,學校不斷調整、完善產教融合方案,確保產教融合的效果。在總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借鑒產教融合先進經驗,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形成相互促進,合作共贏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