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接受接受革命傳統教育。8月11日,“青春心向黨”——黨史學習實踐團成員畢研旭來到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的萊蕪戰役紀念館。現場感受一番萊蕪戰役精神,對革命先烈的犧牲精神和豐功偉績有更加鮮活、深刻的認識。
萊蕪戰役紀念館坐落于萊蕪市中心的黃山之上,占地4.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館名為原國防部長遲浩田題寫。館區由紀念廣場、革命烈士紀念塔、魯中抗日戰爭展覽館、萊蕪戰役展覽館和烈士陵園五部分組成。魯中抗日戰爭展覽館、萊蕪戰役展覽館和革命烈士紀念堂是園區三大主體建筑,成"品"字布局,兩個展覽館分居東西兩側,革命烈士紀念塔居中。紀念塔高19米,由泰山花崗石砌成,象征著在萊蕪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們重如泰山。塔碑陽面“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個鎦金大字是毛澤東的手跡,整個紀念塔花飾簡潔大方,主題突出。
進入園區內,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高大威武、栩栩如生的陳毅元帥塑像,萊蕪戰役就是在他的指揮下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次戰役華東野戰軍英勇奮戰三晝夜,全殲國民黨軍7個師5.6萬余人,創造了解放軍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當年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片《南征北戰》就是以此戰為原型創作的,馮小剛執導的電影《集結號》也是以萊蕪戰役為原型。
紀念館有兩個展覽館組成----萊蕪戰役紀念館和魯中抗日紀念館兩大展館。整個紀念館帶著尊重歷史,展示未來的宗旨,在構思上重點強調建筑與周邊環境的和諧,使之既緊密的融入城市建設大環境,又營造出莊重、壯美的人性化空間。在建筑風格上保持了明快的時代特點,體現了紀念建筑物的端莊,肅穆的面貌。在藝術特色上,將建筑實體與柱廊相結合,創造出一種厚重而又靈活的視覺效果。畢研旭同學從“魯中抗日戰爭展覽館”開始參觀,全館分為兩層,先從二樓開始參觀,再下往一樓。剛進入展館時,便看到一副抗日巨型塑像壁畫,塑像雕刻精細質樸,真實再現了當時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情景。繼續往下走,就會看到抗日戰爭期間山東境內各市各地區的烈士名錄, 足有一整面墻之多,從另一方面也可看山東省尤其是萊蕪市對抗戰做出的巨大貢獻。抗日戰爭期間的所用的武器,如手槍、迫擊炮等在館中均有展覽,抗戰時所用的望遠鏡、油燈、放大鏡、電話機等軍事用品,以及所穿的軍大衣等生活用品均分開陳列。另一個館為“萊蕪戰役展覽館”,該館分四個展廳,陳列著陳毅元帥、粟裕將軍等的親筆書信,以及大量的圖文、戰斗場景以及烈士遺物,真實再現了萊蕪戰役艱苦卓絕地戰斗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