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之窗 >> 文化之窗 >> 詳細內容
 
通知公告
文化之窗 >> 正文
大學的文化定位與文化功能
日期:2017-04-27 08:17:41  發布人:宣傳統戰  瀏覽量:8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人民的精神家園,對于民族凝集力、創造力的形成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大學作為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在推動文化建設中肩負重要使命,應進一步明確自身的文化定位與文化功能,發揮好文化傳承、文化創新、文化引領的積極作用。

  文化傳承

  大學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從我國來看,以儒學為主要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官學和書院的教學傳習和典籍整理才得以保存并綿延至今的;從西方來看,那些歷史悠久的大學是知識傳承和文化保存的重要組織。大學之所以能夠在文化繼承和文化保存中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因為它擁有眾多學科和領域的專家和設備,具備文化傳承所必需的人才和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是因為它的主要功能是培養人才,而培養人才的基本途徑就是知識的傳習和文化的濡染。從這個意義上說,傳承文化是大學的主要功能之一。

  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大學應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使命意識,發揮好傳承文化的積極作用。一方面,根據自身的特色和優勢,立足所在地域和地區的實際,組建相關專業研究團隊,深入發掘、整理、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發掘和闡發。另一方面,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辦學特色及人才培養方案,充分發揮文化育人作用,掌握前人積累的文化成果,揚棄舊義、創立新知,并傳播到社會、延續至后代,不斷培育大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思想觀念。為此,應加快構建科學素養教育和人文素養教育有機融合、結構合理的學科專業和課程體系布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使大學生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念、在集體中求發展的價值觀念、在奉獻中實現人生理想的價值觀念等;大力培養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文化人才,把造就高層次文化領軍人物和高素質文化人才作為重要任務,創新文化人才培養模式,搭建文化人才終身學習平臺,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深受人民喜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名家大師,培養和造就一批善于開拓文化新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掌握現代傳媒技術的專門人才、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適應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國際化人才,為文化的傳承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文化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和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種文化永葆生機與活力的根本途徑。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文化創新是激發全民族創造活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保證。大學是各種新思想、新知識、新文化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文化創作、創意、創造的主體,在推動文化創新中肩負重要使命。

  大學在推動文化創新過程中,應重點把握好兩個方面:一是文化的原始創新。應緊跟學科和專業發展的最新趨勢,加大學科建設力度,創新學科規劃體系,促進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流、融合、滲透,積極培育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充分發揮基礎學科在文化創新中的優勢和作用;增強學術研究的創新意識,推動學術觀點、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創新,及時、深入回答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進一步增強思想理論的說服力和感召力;立足自身實際,打造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文化創新平臺和創新團隊,在堅持大學文化共性的基礎上,善于發現并積極培育自身獨有的創新文化;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大力開展國家和社會急需的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文化研究與創新;加強公益性文化建設、規劃、管理的研究和創新,努力成為創新文化、創新思想、創新知識和創新人才的主陣地。二是文化的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勢,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相互借鑒是文化發展的重要條件。歷史表明,越是能夠博采眾長、更多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就越能茁壯成長;反之,就會自我封閉、失去活力。大學應在整理和保護我國傳統文化遺產的同時,大膽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不斷學習有利于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積極參與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對話,從而做到推陳出新、有所創造,使中華文化不僅植根民族傳統文化的沃土,而且順應世界發展進步的潮流。

  文化引領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趨頻繁;當代中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在主流思想文化積極健康向上的同時,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為代表的腐朽文化仍然存在,這對于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面對這種復雜局面,大學應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和教育大學生,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在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引領、示范、輻射、提升作用。

  大學的文化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大學自身的文化引領。應堅持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教育全過程,體現到課堂教學中,體現到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中,體現到學校日常管理中,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武裝大學生頭腦,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鼓舞人心,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道德風尚,促使大學師生形成科學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二是對社會的文化引領。應努力創造更多優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優秀文化產品的生產與傳播來服務社會,通過創造更多優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引領社會進步潮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優勢和文化資源,通過文化講座、文化培訓、文化展覽等多種形式,直接為社會提供文化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升人民文化素質。三是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應樹立國際意識和世界眼光,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加開闊的視野,在增進對國外文化了解的同時充分展示中華文化的風采,積極推動中華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貢獻。

?

點擊數:88收藏本頁
精品国产高清91,欧美日韩国产ⅴa另类,精品国产911看片,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最新永久观看在线 | 亚洲日本成熟女人性视频 | 制服丝袜欧美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高清看片欧美灰色 |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ay | 欧美亚洲日韩一区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