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設對于現代大學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這一點人們是很清楚的。但是,對于制度文化建設,在大學管理中的地位作用,人們的認識還不是十分明確,往往只注重制度建設,而忽視了制度文化建設。
制度建設是大學正常運轉重要基礎,離開了制度建設,對于任何一所大學的辦學,都是難以想象的。因此,對于大學的制度建設,是大學管理的首要任務,沒有一所大學的管理者不重視制度建設。在制度建設上,各大學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各種制度一應俱全,你有的我有,我有的你也不差,這就是大學之間廣泛的校際交流帶來的好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今天中國的大學制度建設,已經無所不有、包羅萬象,各種規章制度匯編,應有盡有、樣樣俱全。然而,我們的大學管理水平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為什么還有很長的路;我們的現代大學制度,為什么還不夠完善;為什么總有人說,我們的現代大學制度要從西方的大學制度學習,特別是從文化的角度。甚至有人提出,要按照西方國家的民主管理、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的大學制度來構建中國的現代大學制度。
差距,我們應當承認,這種差距的存在是客觀的必然,看到了差距,我們就會有奮斗的目標與奮進的精神。但是,不能說我們的大學制度還沒有建立,實事求是地說是需要完善,更不能完全按照西方國家的民主管理、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的模式建立中國的大學制度。在這一點上是不能含糊的,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依據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民主管理、教授治學的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大學制度。當然,我們不排斥國外高水平大學先進的管理制度,加以借鑒吸取和學習消化,推進中國現代大學制度的完善,也是十分必要的。
制度建設固然重要,沒有制度人們的行為就無法約束,但光靠制度人們的行為是永遠不可能成為一種自覺的品德行為,良好文明的習慣,熱情飽滿的精神。因此,制度文化建設,對于現代大學制度的完善,對于大學文化建設的作用越來越不容忽視。這是因為,我們的大學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大學組織。大學教師作為大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與文化有著不解之緣,“知識分子”可以說是大學教師最貼切的稱謂。大學教師傳承著人類優秀文化,并通過吸收、消化及選擇,將高層次的文化傳遞給大學生。大學一直在文化交流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文化的傳播、交流和融合的中心,對全社會具有著思想與文化的引領作用。在大學里,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具有文化的特性,我們只加強制度建設,而忽視制度文化建設,我們的教師只能成為“教書匠”,何以為人師表,何能教書育人,學生何以做“四有新人”?由此可見,制度建設的目的是約束人,而制度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培育人。
通過制度文化建設,不僅培育了人的自覺規范的行為,良好文明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種共同的價值取向,一種向上的清風正氣,一種和諧的校園氛圍。久而久之就會使一所大學具有了自身的優良學風、教風與校風,從而為大學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某種意義上講,夯實了制度文化建設根基,才會有大學文化建設光彩照人的頂層設計。
加強制度文化建設,推進制度文化建設,要更新大學管理的理念,要將制度文化建設作為高水平大學管理的層面來提高認識,要從以人為本的觀念出發來加深對現代大學制度的理解。只有這樣,我們大學的每一位師生員工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出創造性和積極性,我們的大學才能縮短與世界一流大學的距離,我們的大學才能更好的發揮學術與科技創新的搖籃作用,推動全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