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思政研究 >> 思政研究 >> 詳細內容
 
通知公告
思政研究 >> 正文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創新探索
日期:2018-03-22 09:46:09  發布人:宣傳統戰  瀏覽量:135

? 要: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 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這對在校學生來說, 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這種情況下,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對新媒體的使用必須要跟上, 改進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時刻關注新媒體對在校學生的影響, 發現更適合大學生教學的規律, 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達到良好的教書和育人效果。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探究

?

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迎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媒體環境。現代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 現在“90大學生對新媒體的癡迷, 已容不得教育者太多的時間去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壓力, 已經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創新與改革箭在弦上。鑒于此, 筆者從新媒體的定義與特點出發, 反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的以往模式, 對新媒體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思路進行創新探究。以緊跟科學技術的發展, 緊跟社會的發展, 對大學生進行德智體全方位的發展提出建議。

一、新媒體的定義與特點

新媒體的誕生, 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思維模式, 新媒體時代下, 萬物皆媒, 比如數字電視、坐公交車火車等車載電視、居民樓商業樓樓宇電梯廣告、手機短信視頻新聞、手機電視等等, 越來越多的信息傳播方式和各種內容形態的媒體形式不斷出現。可以明確地說, 所謂新媒體, 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具有更多種傳播方式和內容, 更快捷更方便的新型媒體。這種更便捷地傳播信息的新媒體, 具有廣泛性及更新速度快等特點, 因此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新媒體的形成, 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信息的更快速傳播和大家的參與度和互動程度。對作為新媒體的使用者大學生而言, 其交流互動平臺相比傳統媒體更為廣闊。相對于傳統媒體, 新媒體存在更多的虛擬性, 部分數據和信息存在一定的不客觀性, 所以魚龍混雜的新媒體環境對學生意識形態的形成, 起到的效果并不都是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所以這就促使人們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進行不斷地摸索, 尋求改革并創新。

二、高校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模式的利弊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質上是做人的工作, 是我國高校的特色, 也是辦好我國高校的優勢。要正確認識教育的規律和體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學理和方法。師者, 傳道授業解惑也”, 教育的行為能夠影響人、塑造人, 對被教育者的未來人生路程起到指導作用。行為的教育體現在教育的價值和導向上, 學生是教育的客體, 要注重其行為養成、知行合一。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主, 通過講課、講授、小測等傳統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教學, 在這樣填鴨式教育模式下, 學生始終是被動的, 學生真正能學到多少知識運用多少知識都是未知數。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學校增添了比較直觀的多媒體數字課堂教學, 也在積極嘗試組織校外的實踐活動, 通過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查問卷、考察或社會單位實習來了解社會的一些情況。但是在一般情況下, 學校安排社會實踐活動還是不多, 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與探究

() 主動掌握網絡教學, 熟悉高校新媒體平臺應用。

由于新媒體自身的特點, 在傳播過程中相比較傳統媒體的一對多變為現在的多對多, 新媒體的渠道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 如微博, 微信, QQ等等, 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網絡輿論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在新媒體環境下, 原來的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也跟不上社會的發展了。由于新媒體的快捷互動方便, 大學生已經不再只是單方面地接受學校教師的硬性灌輸, 現在更是愿意師生間平等、互動的溝通交流。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的必然授課趨勢, 這樣學生的學習需求才能得到更好地滿足。讓網絡教學成為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 進行多元化、多方向的信息分享和傳播。有些在傳統媒體時代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在新媒體時代可能上演, 所以學校應該掌握教育內容傳播的主動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上, 學校也應該利用新媒體平臺有選擇性地與時下熱點有關的內容開展更為有效的教學活動, 關注學校信息, 關注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為學生有選擇地推送思想政治信息知識, 教育模式變被動為主動, 拓寬學生的思路和知識, 做到主動積極向上向善。

() 加強新媒體關注, 適當豐富教學。

截至201612, 我國網民達到7.31, 在網民中學生群體規模占比最大, 25.0%, 這是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7122日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的。而現實生活中使用新媒體的人群要遠遠大于這個數據, 由于網絡的發展快速便捷, 所有有網絡覆蓋的地方, 例如外賣、賣菜、收廢品等各個行業都在使用新媒體, 更利于方便工作生活, 已經全方位滲透到大家的生活之中。因為網民的群體中學生占半壁江山, 所以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師來說, 應主動積極地行動起來, 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引導學生理性思考問題, 辯證分析新媒體的信息, 對當下的時事熱點進行有理有據的分析, 傳道授業解惑, 對學生樹立正確的觀點會有很大的幫助, 學生自身的信息判斷能力也會有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用大眾話語, 而不是用那些晦澀難懂專業學術, 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解, 師生間互動交流溝通, 對有些課堂問題可以作出有道理有力量的答惑解疑, 也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在課堂教學內容上, 高等教育學校要結合社會更好的教學內容, 與社會相呼應, 配合社會的發展, 多采用探討辯論等方法加強學生的活躍性, 做到百家爭鳴, 而不是原來的一言堂。要與時俱進, 緊跟國家緊跟黨, 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

() 加強技能培訓, 完善保障機制。

由于新媒體發展速度特別快, 新媒體平臺的種類繁多, 更新快, 如果教師不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能, 會跟不上學生的節奏, 所以在建立新媒體平臺的同時, 高校應該配備完善的技能培訓平臺。在新媒體環境下, 應加強教師的網絡技能培訓, 與學生建立積極的互動, 不僅能加強師生間的互動, 還能強化教師的技能并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為了增強教師的教學動力和教學能力, 高校可以采取新的標準對教師進行評優, 把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想政治課網絡教學的使用率納入工作量, 對學校的教師考核可以作出相應的變化。面對新媒體信息傳播的互動性、個性、多元化等特征, 創新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比較容易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這對高校教師和學生來說, 都是一件幸事。要做到與社會接軌, 做到與時俱進, 做到學以致用, 并不只是一味的紙上談兵, 改變教學方法和思路, 運用新的技術新媒體技能, 為學生培養正確的人生觀, 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夯實的基礎。

四、結?

隨著新媒體的到來, 各種新媒體大學生是主要使用人群, 思想政治課教學環境和教學對象都有了與以往不一樣的變化。在當代社會, 雖然大學生有良好的學校生活條件, 有豐富的信息資源, 但是非常重的學業競爭壓力和求職就業壓力, 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煩惱問題是不容忽視的, 所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育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取決與思想政治教師對新媒體運用的靈活性和彈性, 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育、安全教育、日常管理、職業規劃教育等等, 高校教師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課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做好思想工作, 彰顯老師情懷, 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學生在平時的教育當中受到很好地熏陶, 以達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對學生將來走向社會也有很大的幫助。(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 楊柳

?


點擊數:135收藏本頁
精品国产高清91,欧美日韩国产ⅴa另类,精品国产911看片,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日韩中文字母AV |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 天天看高清国产在线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 一本久久a久久免精不卡品 日韩中文字幕第一页 |